瓶装液化气市场改革 破解“老旧散乱”之困

 

 

宁波瓶装液化气行业起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30多年下来,该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总体偏低、经营企业小而散、市场经营模式老套、场站设施设备陈旧、配送环节违法违规存储倒灌等“老旧散乱”问题非常突出。

自去年9月开始,我市全面启动瓶装液化气市场改革,力求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维度、全流程破解瓶装液化气领域的深层次矛盾,保障燃气行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。

 

 

 

 

走出灰色地带的送气工

“过去很多年,我是一名处于配送灰色地带的‘黄牛’;如今,我和宁波一家配送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,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。”昨天上午,老俞边和同事一起在鄞州区邱隘镇液化气配送站搬运气瓶,边和记者笑着聊天。这一人生的重大改变,让他在合法经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,也让他的业务更有保障了。

老俞身份的转变,是去年9月开始的全市瓶装液化气市场改革的一个缩影。

相关资料显示,我市有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53家,储配站56座,大多为低、小、散的民营企业。为解决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薄弱、配送端管理失职失管的问题,我市从源头治理瓶装液化气非法经营、运输、储存、倒灌等行为,以及私自加价、短斤缺两等损害用户权益的市场乱象,燃气行业自我革新、标本兼治,破解“老旧散乱”之困。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:

燃气企业转型及规模化经营。去年,中心城区(除奉化外)实现了联合经营、集中配送,16家燃气企业联合整缩为3家具有供气许可的经营主体,分别为甬江众鑫能源公司、宁波兴光液化气有限公司和宁波白峰液化气储灌站;宁海县采取“7+1”模式,即主城区1家企业,其余7家联合经营;奉化区8家瓶装液化气企业联合成立了一家联营公司并完成注册登记。更早的时候,象山县已开展象北、象南、鹤浦3个片区分区集中配送;慈溪市的瓶装液化气企业于去年完成股权合并,联合为一家企业——慈溪煤气公司。

拓宽订气服务渠道。去年,瓶装液化气服务平台率先在中心城区推广,通过平台大数据展示和分析,用户可享受“淘宝”式瓶装液化气线上购气、“点外卖”式送气上门,也可通过平台对燃气企业的服务进行打分。同时,中心城区燃气企业开通了统一服务热线967779,为用户提供网上、电话、配送人员接单等多种渠道,形成“市场充分竞争、价格公开透明、用户自有选择”的瓶装液化气销售新模式,线上销售规模目前已达到日均1.8万瓶。

加强配送安全保障。中心城区和象山、宁海等地采用集中配送的模式,由一家专业配送企业开展瓶装液化气配送服务,按照浙江省《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管理指南》等规定,配送人员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,把“游击队”变成“正规军”。政府部门通过统一发证管理,建立统一行为准则、违规违法“黑名单”及配送资格可进可退机制,管住重点群体。去年共组织从业人员培训1312人次,考核合格发证1165人次。同时,我市四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明确瓶装液化气配送车辆管理的通知》,统一规范配送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车辆。

加强气瓶赋码建档。我市逐步完善了瓶装液化气气瓶信息化系统,通过“一瓶一码”,为全市452万余个气瓶安装了二维码标识,实现了充装、销售、配送、使用、保养、报废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,确保各个流程和环节可追溯。

加大执法处罚力度。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瓶装液化气乱象保持高压执法态势,严厉打击实名制未落实、非法存储、违法经营等行为。去年全年和今年第一季度,全市立案查处974起,处罚燃气经营企业66家次、人员666人次,扣押气瓶670个、车辆6辆,处罚金额共计359.14万元。同时做好行刑衔接,行政拘留6人、刑事拘留5人,有力打击了瓶装液化气领域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。

 

 

 

 

改革呈现多赢局面

“从事饭店行业多年,我了解到,一些‘黄牛’在购气后,会将满瓶的气倒出一些,然后将分量不足的瓶装气送到用户手中。个别打出低价幌子招揽生意的‘黄牛’,会通过在气瓶中注水甚至掺加二甲醚等手段,使气瓶达到标准重量,以迷惑消费者。如今,这种现象成为历史。不仅于此,专业的配送公司跟我们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,供气的稳定性大大增强,送气服务也越来越好了!”昨天下午,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附近的空港饭店,店主邵先生谈起瓶装气改革,表示获得感满满。

记者了解到,我市从去年9月启动规模化改革以来,瓶装液化气行业面貌得到很大改变,各项措施在探索中前行,已经取得明显成效,实现了政府、企业、员工和用户的“多赢”局面,得到了省市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度肯定。这一模式也开始在省内多个城市稳步推广。

配送安全实现大提升。改革前,瓶装液化气销售除了用户到场站自提外,就是向“黄牛”订气。移动端和热线订气开通后,订单数量节节攀升,截至今年5月底,自主订单比例已经从改革初期的不足1%提高到83%,移动端订单量增长了347%,企业与用户直连的订气模式受到广泛好评。集中配送后,“黄牛”现象已杜绝,违规存储非法供气等现象明显减少,用户信息真实性和入户安检质量明显提升。今年第一季度,入户安检单数488918单、覆盖用户184224户,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,入户安检单数提高136%,用户数提高70.8%,隐患整改完成率提高26%。

配送人员和车辆纳入正规化管理。中心城区700多名配送人员全部完成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签订,企业按规定为其缴纳五险,实现了企业员工化模式管理。人员老龄化问题得到明显改善,现有配送人员中,新招聘人员占总数的22%,截至今年4月底,原配送人员数量缩减率和超过60岁的配送人员替换率双双达到30%,人员总体素质提高,大部分基层一线配送人员的利益在整规后得到保障乃至提升。同时,市城管局和公安、交通、市场监管等部门联手,统一配送车辆样式标识,规范编号,实行定人定车制度,建立交通文明档案,目前已投放三轮电动配送车293辆。

拿气方式转变实现新突破。为消除用户自行取运瓶装液化气的安全隐患、提高入户安检率,鄞州、海曙、镇海三地从今年4月1日起逐步取消自提,气瓶运输环节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。

液化气储配站旧貌换新颜。截至目前,全市56座储配站中,已有54座完成工艺设施远程监控和站容站貌“双提升”。所有场站大门和充装台的视频监控与市监管平台联网,液化气储配站安全性和有序性得到极大提升。

 

 

 

 

爬坡过坎,砥砺前行

“从实践来看,我市液化气改革之路目前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,仍需砥砺前行。液化气改革未来的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,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及设备,深化与周边城区液化气企业的交流,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稳健的发展方针,实现提升安全、规范有序、便利用户的目的。”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,我市的液化气改革将继续破题再出发:

进一步压实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主体责任,沿着改革既定线路继续走深走实。在鄞州、海曙、镇海先行先试的基础上,逐步扩大“取消自提”范围,按就近就便原则推进配送“网格化”。加强对从业人员、配送车辆、气瓶和用气安全的管理,尽快实现液化气储配站100%升级改造,彻底扭转瓶装液化气行业“老旧散乱”的局面。

充分利用燃气数字化监管平台权威、全面、统一的优势,推动燃气行业监管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稳步转型,运行数据“企业报、属地核、市级整”,隐患问题闭环管理“企业做、属地查、市级督”,设施“一张图”、清单“一张表”、责任“一张网”,提高行业监管精准率、高效化、科学性、强制力。

编制新一轮燃气行业发展专项规划,优化瓶装液化气储配站和供应点布局。从燃气场站设施民生保障和运行安全角度,合理规划充装、供应、配送、应急要素,统筹区域内资源整合,进一步体现规模化经营原则,提升燃气场站设施总体安全防控能力。

“在中心城区和象山县基本完成市场整规的基础上,奉化区、宁海县已经在今年年初启动整规,慈溪市的集中配送公司已在5月份组建成立,余姚市的整规步伐也在加速。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落实人、车、瓶管理举措,属地主管部门强化监管,实现瓶装液化气行业提质。”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创建时间:2023-05-19 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