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薛城区探索“智慧监管” 实现液化气瓶全生命周期管理
一支小气瓶,一头连着百姓的民心,一头连着政府的担心。近年来,随着城乡建设快速发展,瓶装液化气消费市场持续扩容,无证无照代充点、存贮点,使用不合格、过期甚至报废钢瓶,非法运输、分装、倒罐充装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日益严重,特别是多地出现爆炸事故,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,瓶装液化气市场秩序亟待规范。为此,薛城区创新推行瓶装气监管改革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智能监管”理念,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“两只手”作用,有效整合规范瓶装液化气市场,建立液化气钢瓶可追溯系统,实现信息化、智能化管理,提升了该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。
一、坚持市场运作,全面整合经营主体。为从根源上铲除瓶装液化气市场管理隐患,提高行业准入门槛,通过市场化方式,引进中盛华世能源化工经营有限公司,全面整合区内液化气充装单位经营权。目前,该企业已与辖区4家液化气经营企业合作,成立山东中盛能源有限公司,建设智能化液化气充装站1处,设立配送站 6 个,组建危化品运输车队和配送服务队,有效解决了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众多,管理水平参差不齐,监管难度大、任务重的问题。
二、坚持智慧监管,创新实施信息化管理。制定出台资金补贴政策,向市场投放标准化新式信息阀钢瓶,钢瓶上均印有二维码,存储身份信息;阀门下嵌有电子芯片,用以存储气瓶流动数据。建立全市首家液化气瓶智能化追溯平台,与省气瓶管理系统数据对接、共享,健全“气瓶充装→危化品车辆运输→供应链→送气工→终端用户”全生命周期服务,确保气瓶使用登记、充装管理、检验报废、流转定位等各环节监管无盲区,实现了气瓶“来源可查、流向可追、责任可究”。
三、坚持疏堵结合,确保治理工作成效。成立瓶装液化气安全治理工作领导小组,针对无证经营的本地倒气、贩气流动人员,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培训,帮助其获得相应从业资格,吸纳其中21人到瓶装气配送便民服务站工作,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,有效破解了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的顽疾。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采取日常巡查、夜晚蹲点、暗访跟踪等方式,全面打击整治非法经营、储存、倒装、运输和违规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。